東森深度周報/全台百萬人堆積雜物 囤積症已是現代文明病

2025-02-08 IDOPRESS

滿滿雜物傾洩而出,囤積怪人履踐不鮮,把垃圾當稀世珍寶過度堆積。(圖/東森新聞)

農曆年除舊布新,很多雜物大家「捨不得丟」,反而變成用不到的垃圾,民眾常常會陷入太貴捨不得、丟掉浪費的迷思,專家對此也給出了分析。

滿滿雜物傾洩而出,囤積怪人履踐不鮮,把垃圾當稀世珍寶過度堆積,輕則影響生活品質,重則擾鄰,甚至影響居家安全。

現場擺放許多雜物,助長火勢迅速延燒,一名婦人被救出,頭跟手腳有45%二度燒燙傷。

精神科醫師楊聰財:「囤積呢,確實是一個新興的精神疾病了,大概我們預估可能差不多8%到10%左右。」

囤積成癖是一種精神官能症,全台近百萬人有類似症狀,它導因於腦部的前額葉,和情緒邊緣系統失去平衡,導致無法判斷物品該保存還是該丟棄,可怕的是這些人並沒有病識感。

精神科醫師楊聰財:「比如說他過去可能有一些失落的事件啊,邊緣系統就亂放電了,然後呢就變成有點類似半強迫症,這樣一而再、再而三,再囤、再囤。」

Melody一家四口住在20坪空間卻相當舒適,很難想像這裡五年前堆滿雜物,她也曾陷入囤積泥淖,對自己無能為力。

斷捨離執行者Melody:「那段時候覺得我好狼狽哦,然後而且我好煩悶,我已經一直收一直收,但它還是收不完。」

雜物永遠收不完,Melody一度陷入憂鬱求助身心科,直到她下定決心斷捨離才出現轉機,如今廚房檯面空無一物,抽屜也整齊羅列,屋內煥然一新。

斷捨離執行者Melody:「好像開始丟一點點的時候,我就覺得好像東西少了一點點,好像比較舒服一點,大部分的櫃子就一定會留白,就是一定是差不多7分滿。」

用不到的東西都放到贈物平台,資源再利用便不可惜,Melody的心境和生活品質已經大幅改變。

收納整理師廖心筠:「斷捨離的好處是透過抉擇,讓你找回自己需要的是什麼,請你問自己一個問題,就是我想要過什麽樣的生活,因為如果你沒有這個藍圖,你做的事情都是白做的,我不知道我為了什麽事情而收,為什麽要丟。」

收納大掃除是農曆新年頭等大事,然而民眾常陷入太貴捨不得、丟掉浪費迷思,專家對此給出建議。

居家整聊師黃恩頡:「第一個就是你可以把可能已經1年以上沒有使用的挑出來,或者是你想到說,反正我未來也不會使用的那一種東西先挑出來。」

專家提醒,若是難以抉擇,透過幫物品打分數以空間限制數量,口訣集中、挑選、分類、歸位,建立SOP,能讓斷捨離更快更精準。

收納整理師廖心筠:「其實我一直相信乾淨的家會有好事發生,哪怕你只是丟掉一個空瓶子,就只是這樣,你那些卡住的地方也鬆動了對不對。」

透過整理與丟棄讓心情更舒適,不任意購買物品,雜物少空間就會大,就從現在開始學會斷捨離,讓生命更加富足。

免責聲明: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本站所有資源全部收集於互聯網,分享目的僅供大家學習與參考,如有版權或知識產權侵犯等,請給我們留言。
©版權 2009-2020 香港頭條      聯繫我們   SiteMap